《湖邊凶殺案》-東野圭吾[未讀勿看版]

「一名補習老師、四對各自帶著孩子到湖邊參加讀書集訓的夫婦,還有一名尾隨而至的年輕女子。深夜,女子慘遭殺害。她是誰?兇手又是誰?…」

「總是從知道犯人之後故事才真正開始的東野魔術,又一代表作」中譯本封面上這麼寫著。

上面這句話其實有誤導之嫌,讀完本書後我發現:沒錯,故事的精采是從命案後才開始,不過知不知道犯人則是另外一回事。讀完《惡意》後接著讀本書,我心中已 經有所準備:不要被作者呈現在你面前的假象愚弄了。因此我從頭到尾都一值懷疑美蔡子是真正的兇手,有一陣子還以為這四對夫婦間的「宴會」指的是那種「夫妻 交換」的性遊戲。(或許這還是在西方比較盛行吧!)

讀到最後,發現自己還是被作者打敗-敗得心服口服。作者藉由「殺人犯通常是成年人」的這個盲點設下這個謎團,我可是一點都沒想到。想一想,覺得一點也沒錯,誰說兇手非成年人不可?

遊唱在書末的解說寫得很好,東野不斷地嘗試不同的敘事觀點,一個看似簡單無比的命案在「編輯剪接」後變得錯綜複雜。在一個特定的社會議題的思考之外,讀者同時可以享受本格推理的解謎快感,作者的用心深深讓我感到佩服。

正如遊唱所說的,東野在相同的公式裡尋找不同的解題方式,在這本小說裡最重要的不是凶器、不是兇手為何選擇此殺人方式、甚至到最後連兇手是誰都不再那麼重 要。物證線索通常是解謎的重大條件,然而沒有「動機」作為支撐的鋼架,眼前的證據可能只是虛幻的假象或是偽造的產物,建立在這些之上的假設也就非常容易被 摧毀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